陕西省粮食局认真贯彻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面推进各项粮食工作改革发展

陕西省粮食局认真贯彻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面推进各项粮食工作改革发展

时间: 2018-04-04 10:59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陕西省粮食局认真贯彻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全面推进各项粮食工作改革发展

2017年,陕西省各级粮食部门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为推动粮食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主导思想,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推动全省粮食行业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

一、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取得新突破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2017年11月,省委书记、时任省长胡和平主持召开粮食安全专题会议,听取了粮食安全工作汇报,强调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实现我省粮食安全主要目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专题调研检查粮食工作,要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粮食工作决策部署,管好“天下粮仓”,发展粮食产业,让城乡居民“吃得好”“食得安”,在更高层次上保障粮食安全。为进一步做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2017年12月12日,省考核工作组召开年度考核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2017年度考核工作。2017年12月29日,省考核工作组召开整改工作专题会议,按照国家通报结果,逐条研究明确问题整改的牵头部门、配合部门,以及问题整改时限。省考核工作组办公室还根据各单位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赴有关单位进一步交换意见,并将问题整改情况向省政府作了专题报告。为加强对考核工作的领导,省政府明确了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办公室主任由省粮食局局长兼任,并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刚性约束。责任制工作的不断加强,进一步提高了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流通管控能力,粮食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粮食质量监管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巩固粮食生产能力保护种粮积极性

我省针对2016年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早安排部署,大力开展试点工作。一是土壤污染治理。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陕西省土壤污染防治2017年度工作方案》,省环保厅、省农业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陕西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省农业厅印发了《陕西省耕地安全利用2017年度工作方案》,在渭南等5市11个县开展了修复治理试点工作,目前基本完成了试点任务。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各项目实施单位对本地区、本部门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核实,摸清底数,查找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的问题及原因,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各市县、各涉农部门当年项目应自资金下达之日起一年内须完成建设任务,一年半内须完成竣工验收。三是加强项目管理。各涉农部门依据明确的建设任务,加强与省财政厅沟通协调,统筹安排项目建设资金,确保建设需要。市、县政府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勘察设计和调研论证工作,编制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计划,全面执行项目“五制”,严格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强化考核监管,并做好后期管护工作。督促各部门建立项目档案,按时“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共享。四是扎实做好项目信息报备。由县级各涉农部门将项目实施情况分别报送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上图入库,省、市两级上级部门进行审核确认,并按时限完成数据汇交。全面摸清“十二五”以来全省已建成、已验收、在建和已立项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情况,并全部统一上图入库,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全程、实时动态管理。五是全面推进粮食产销融合。经省政府同意,省粮食局与省农业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粮食产销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的实施意见》,鼓励粮食企业通过“订单粮食”、土地流转等形式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在产地建立粮食生产收储基地,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产销衔接难的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去年,全省粮食企业与农业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小麦、稻谷及杂粮收购订单300万亩,其中陕西粮农集团、老牛面粉有限公司等10户省内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优质小麦订单240多万亩。粮食企业向合作社和农户提供良种、肥料及技术服务,生产的粮食实行优质优价,保底收购。订单收购兑现后,可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以上。

三、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是扎实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咸阳、宝鸡、延安、安康、杨凌粮食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商洛、渭南、韩城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园区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开始显现。二是扎实推进主食产业化。坚持把主食产业化和放心粮油工程作为民生工程,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生产设备升级改造、推进网点建设和开发绿色健康、营养安全的主食产品。全省20多个县(区)已有主食产业化企业,主食产业化开始向县乡延伸。榆林、渭南、延安出台了推进主食产业化具体措施,在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支持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三是扎实推进大集团战略。按照“一企一策、精准支持”的思路,在项目安排、奖补政策、储备粮轮换等方面对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帮助扶持,使其成为粮食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去年,陕西粮农集团等9户企业入选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支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国有粮食企业提质增效迈上新台阶,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四是实施“科技兴粮工程”。分别向省粮科院和陕西粮农集团下拨100万元补助资金,安排延安健康粮油研究院、安康富硒食品研究院各200万元,支持开展健康粮油食品的研发。安排1000万元支持省粮科院建设健康粮油食品研发中心。省粮科院与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研究院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健康粮油食品和中医功能食品、保健食品。五是扩大粮食产业发展基金规模。我局与陕西粮农集团、秦农银行签署协议,将陕西粮农3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扩充为100亿元,省上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利息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我省粮食产业发展搭建了融资平台。是重大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和新仓建设任务,改造和新建仓容155万吨。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示范库建设正在组织验收,省级储备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和省级粮食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已进入施工阶段。积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落实配套资金,指导临渭区、富平县和陕西粮农集团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创建示范县和示范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和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会同财政厅制定印发了项目管理办法,下达了项目计划和资金计划,仪器设备采购招标工作已经完成。积极打造陕北杂粮、关中面粉、安康富硒粮油、汉中黑米、商洛核桃油等特色粮油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粮食名牌产品,优质粮食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七是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发挥西安区位和交通优势,支持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与中粮集团旗下中粮贸易公司合作,投资1.5亿元建设西安国家粮食物流集散中心,打造“一带一路”西安粮食物流枢纽。目前建设工作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6月底建成投入运营。八是大力培育粮食电商,促进线上线下相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