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

陕西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

时间: 2022-01-05 16:59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陕西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已经2021年12月13日省人民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省级储备粮管理,保证省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有效发挥省级储备粮宏观调控作用,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储备粮,是指省人民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省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省内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植物油。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省级储备粮的经营、管理、监督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省级储备粮粮权属于省人民政府。

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省级储备粮。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对省级储备粮的管理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省级储备粮管理工作的领导,研究解决省级储备粮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主管部门负责拟定全省储备粮规划和总量计划。

省人民政府粮食主管部门负责省级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对省级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省发展改革、省粮食、省财政等主管部门拟订省级储备粮规模、品种、总体布局及动用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省人民政府财政主管部门负责安排省级储备粮的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等财政补贴,并保证及时、足额拨付。

第六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以下简称省农发行)负责按照国家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安排省级储备粮所需贷款,并对发放的省级储备粮贷款实施信贷监管。

第七条  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储备粮公司)负责省级储备粮的购销、储存、轮换、动用等具体业务的管理,并对省级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责。

承储企业承担省级储备粮的购销、储存、轮换等具体业务,并对省级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责。

省级储备粮管理应当坚持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的原则,不得将省级储备粮轮换业务与其他业务混合经营。 

第八条  省粮食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省级储备粮信息管理平台,对储备粮的品种、质量、储备安全状况等实行动态远程监控。

鼓励承储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管理,提高粮食储备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发布等技术水平。

鼓励和支持承储企业建立健全节粮减损制度体系,开展节粮减损提升行动,应用绿色仓储技术,提高储备粮质量,保障储备粮安全。

第九条  省级储备主要布局在省内大中城市、粮食主产区、交通要道和陕北、陕南有特殊需要的地区。

第十条  省级储备粮的收购、销售、储存计划,由省粮食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主管部门和省农发行共同下达给省储备粮管理公司,由省储备粮管理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同时抄送承储企业所在设区的市级粮食主管部门和农业发展银行。

第十一条  承储企业应当在轮换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省级储备粮的轮换。

省级储备粮的轮换应当遵循有利于保证省级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防止造成市场粮价剧烈波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

省级储备粮管理公司应当将省级储备粮收购销售年度轮换计划及其具体执行情况及时报省发展改革主管部门、省粮食主管部门和省财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抄送省农发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